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咨詢 ? 新縣紅色教育基地

新縣紅色教育基地

發布來源:成都九來九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 2023-02-11  訪問量:14

這是一片深厚而厚重的紅色土地。它以鄂豫皖蘇區首府的誕生而重寫歷史。它以傳奇將軍徐世友的故鄉而聞名。這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這里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春天,山花盛開,秋天森林被染色。這是豫南明珠,因其美麗的綠色、紅色和天然氧吧而聞名_新縣。

新縣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東南部、鄂豫皖交界處大別山腹地,東西長61.6公里,南北寬40.7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管理區、街道)、206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6萬。

新縣歷史悠久,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革命戰爭期間,新縣是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堅持大別山不倒的中心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誕生了紅四方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主力軍,養育了徐世友、李德生、鄭偉山等43名開國將軍和50多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劉伯承、、徐向前、、劉華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當時,不到10萬人的新縣獻出了王志仁、桂步蟾、吳煥先、高敬亭、葉成煥等5.5萬名優秀兒童的寶貴生命??梢哉f,每個家庭都有紅軍,每個家庭都有烈士。山埋忠骨,嶺嶺皆有名。

新縣有革命歷史遺址30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107處,每一處都是革命故事,紅色歷史,英雄贊歌。2001年,新縣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3月6日,*宣傳部、財政部、文化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區縣名單(第一批)》,其中包括新縣。新縣紅色教育基地遍布全縣各鄉鎮??梢哉f,這是一個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這里的山和山都留下了紅色的腳印,流傳著激動人心的紅色故事。走進新縣紅色教育基地,就是走進大別山不朽的紅色歷史。

新縣綠色生態優美,是中國天然氧吧、百強深呼吸小鎮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新縣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屬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被譽為“江南北國,江南北國”。中國有連康山**自然保護區、香山湖**水利景區、金蘭山**森林公園等綠色景區。中國到處都是著名的古樹,植被覆蓋率95%,森林覆蓋率76.7%,年空氣優良天數350天以上。全縣山綠水清澈,春來山花燦爛,秋至層林染,四季風景如畫,是親近自然、休閑度假、放飛心情的夢想之地。

新縣古色鄉村迷人,是古色古香的瑰寶,夢中的家鄉。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豫風楚韻”古代文化遺址眾多,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包括12個中國景觀村、10個中國傳統村、29個河南省傳統村。屋后古木參天,村旁溪流潺潺,早起雞犬相聞,晚歸炊煙裊裊,處處能看到山、水、鄉愁。

70年前,這片土地因劉鄧首長簽字而被命名為“新縣”。一個“新”字,意味著老區人民的新生活和發展的新征程。近年來,新縣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和“景觀紅城、健康新縣”的發展定位,走出了綠色崛起、轉型發展的創新道路。榮獲國家文明縣“三連冠”、國家衛生縣“四連冠”、國家園林縣“三連冠”、國家雙擁模范縣“兩連冠”、國家全球旅游示范區、國家休閑農業農村旅游示范縣、中國較佳森林健康目的地等10多項國家榮譽。

隨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新縣誕生了,為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當時蓬勃發展的總部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綠色植物的茶園,血腥戰斗的革命戰場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美麗的風景和全球旅游的新家鄉。今天的新縣,種植綠水青山,擴大健康產業,裝扮豐富多彩的城鄉,改善民生。綠色發展的動人畫面正在大別山腳下緩慢展開。

今天的新縣,小黃河碧綠如玉,大別山蒼翠如茵。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紀念館,在許世友將軍的故鄉等紅色景點,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人們向烈士紀念碑獻花籃,在許世友將軍墓前鞠躬。許多**和學生帶著崇敬和敬畏來到新縣紅色教育基地,吸收精神營養,在工作中傳遞和發揚這種精神。走進新縣紅色教育基地,感受苦難與輝煌交匯的歷史歲月,對人們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http://www.fepelotacv.com